农历新年结束,假期也过完了,大家已收拾心情开始上班,孩子们也该照常上学。可是问题来了,儿子好像还没从过年的氛围中缓过来,不愿意起床,更不愿意上幼儿班……
的确,假期让很多事都变得没有规律,不按时作息,食物饮料随便吃喝,不仅孩子们很难适应节后生活,连我们大人也需要时间来调整。在家玩疯了的宝贝,面对规律的幼儿园生活显出极大的抗拒,相信这是大部分父母面对的考验
。
我的孩子就出现这种现象,他会凭空想像找许多藉口,“爸爸,我感觉好像有点不舒服,身体发烧……”、“我的脚很酸……”,不只哭闹,最后,索性来个赖床,充耳不闻。
当时,我对儿子说:“好吧!我替你请假一天,看来是生病了,我们等下去看医生吧。”儿子听了,瞪大双眼问:“去看医生啊?要打针吗?”我假装思索,然后认真对他说:“也许要打吧,看医生怎么说吧。”很快地,儿子就“弹”起来,摸着自己的额头说:“没烧了,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啦……”孩子怕打针,几乎是定律,只要听了就立刻精神百倍。(医生大人们,小弟并不是要刻意把你们“魔鬼化”,只能怪你们的针筒太有震慑力了。哈!)
如此情况,我身边的朋友父母应对方式各有千秋,有的是坚持送孩子去上课并告诉他,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都期待看到他,激起他对幼儿园生活的期望,慢慢就适应了。有的特地请假,花时间陪孩子在幼儿园呆上一阵,鼓励孩子多跟小朋友说话、玩耍,待她玩得起劲时,藉故离开,告诉她一会回来接她。
我的解决办法,就是让孩子在家多呆两天,调整他的作息时间,然后再送去幼儿班;接着,我叫父亲提早接他回家,让他重新适应家里和幼儿园的生活作息,情况会好很多。
对我而言,帮助孩子恢复正常作息时间很重要。每逢假期,好多孩子的生活习惯就改变了,对于玩玩具、吃零食、睡觉等,想怎样就怎样,如此一来就可能打乱了孩子在幼儿园中建立起来的规律生活习惯。
如我的儿子,最突出的改变就是午睡,玩起来干脆就不午睡了,白天撑着不睡觉,夜里睡不好,正常作息规律颠倒,每天脸上挂着熊猫眼,看了让人心疼。
另外,不妨可以给孩子做心理暗示,在家里经常跟孩子谈论幼儿园的事情,表现出对他的幼儿园生活的极大兴趣,还可以告诉孩子,老师说他表现很好,很喜欢他之类的话。这样的暗示,可以激发孩子更快融入的动力,不至于“谈园色变”啦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