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7日星期三

娃娃粥逗童心

 爱吃,是小孩的天性。如果他们喜欢吃,身为父母,都会用尽心思,设法满足他们。为了避免吃得太多人工添加物、防腐剂、高盐等食物,不少父母自己会花很多心思研究,以最天然、最健康的做法,力求变化多种口味来吸引孩子。

  如今,吸引孩子不简单,除了美味,还要有卖相……

  记得,以前外公为了培养我不挑食,每次用餐都会说些小故事,或是以前的艰辛生活,从中灌输珍惜食物的理念。虽然外公已逝世,但他说的每一句话,我都铭记在心。

 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,他曾说过:“一汤匙的番薯粥,给人无限的幸福。50年代的幸福好简单,也是最值得回味的。”外公来自中国,小时家贫,虽然白粥青菜,但出自母亲的悉心烹煮,在菜式上经常设计,“外相”让人惊喜不已,小孩天性贪新鲜,看到花样百出,自然吃得满心欢喜。外公常说,母亲满足的笑容,是最令他怀念的。

  外公最喜欢说他小时的儿事,一锅稀粥,热腾腾的窜出淡灰色的烟,便让他觉得幸福,表示年节到了。

 当时,饭菜准备好还不能吃,等到外公的父亲上桌了,严肃说了一句:“吃吧!”他就会飞快地把筷子斜斜插入大锅粥里,仿佛寻找隐藏于锅底的宝物,一筷接一筷,在青菜与豆腐铺底而成的番薯粥中,找寻细细小小的肉碎片,将它慢慢地放入口中,混着口液,眯着双眼,慢慢享受。

 “50年代,只有年节,才有可能在桌子上摆放一锅上好的热锅菜粥,让人垂涎欲滴似的,等待开动……”

难得记住幸福滋味

 现代人的生活不知比老一辈好上多少倍,但仍不知足,忘了菜脯煎蛋、豆腐、猪油拌饭、番薯稀饭的日子,想想以前,再看今日,应该惜福呀。尤其是e世代的孩子,幸福,早已不是一块肉滑过舌尖的滋味,也不是细细浅尝一支冰淇淋的香甜,或者几颗糖的感动。幸福,在我看来是“珍惜当下”的漫游。

 记住幸福的滋味,愈来愈难得。有一次,外公带我到外边一家面馆,听人说,食物好吃得不得了,老板手艺好,心地更好,加汤、加面不加价,十年如一日。加汤、加面、不加钱,利头那里来?

 当时的老板说:“有口皆碑便好!”他吃过苦,曾经一天只吃一条萝卜干,他最怕有人捱饿吃不饱,他苦笑,那种感觉很难受。

除了用心还要用真心

 另外,由面的制作、汤的熬煮、肉的佐料、火候,他全都花了工夫,仿佛像煮给家人般要求高的执着。开店卖面,在他看来,仿佛在送人“吃得幸福”。听了老板的话,外公认真的看着我,语重心长地说:“别看只是普通的食物,送出幸福除了用心,还要用真心……”

 一次,孩子说没胃口,不珍惜食物,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和外公的这段经历。当时我在想,如果同样一碗番薯粥略做变化,多加一些南瓜、红萝卜、羊角豆,营养更多;粥上再加多一个趣怪笑脸,或许,孩子的心情就不同了,当这道食物成功吸引了他,自然胃口就大开了。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带幸福给孩子,正如外公所说的:除了用心,还要用真心……

材料:素羊肉(依需求而加)、番薯、马铃薯、红萝卜、羊角豆、包菜花、小玉米、红枣、杞子、姜片、当归片(少量)、盐 半茶匙、糖 半茶匙

做法:
1.首先,热油后,加入姜片爆香;
2.把清洗干净的素羊肉放入锅里;
3.然后,把炒熟的素羊肉加入已煮好的粥锅里;
4.依次在锅内再加入当归片、红枣杞子,马铃薯和红萝卜;
5.在另一个锅把包菜花与小玉米蒸煮;
6.粥锅加盖后,以小火滚约45分钟至一小时,最后,加入调味料调味即可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