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为父母的都知道,婴儿从呱呱坠地,发出“哇!哇!”的声音开始,就会以嘹亮的声音表达:“我的肚子饿了”、“尿布该换了”,或是想要人抱等,告知爸妈他立即的需求。
对于孩子的言语能力,我和太太特别重视,这不是要求他多小就会讲话,而是我们与孩子的聆听与交流时间,是否足够?
虽然,婴儿还无法透过语言做清楚的表达,但他的哭声及进食时吸吮、吞咽的动作,已开始奠定语言发展的基础了。
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认为,宝宝小时对大人的话听不懂,对他长篇大论“讲理”,等于对牛弹琴,闷着宝宝,苦了自己。
对此,我只能说,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,不是小时了了不懂事,而是我们自以为是,低估了他们。我记得,自小,太太对儿子的沟通工作,努力不懈。
从喂奶开始,她总是冲着儿子微笑说:“宝宝,我是妈妈、他是爸爸。”“宝宝,这是奶,你饿了吧!”“这是奶瓶,慢慢喝吧!”“奶瓶颜色是浅蓝色的,你的衣服是白色的……”,时间一长,这种语言讯息就储存在儿子的脑海里。
随着他的智力发育,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,虽然他还不会说话,可是,你曾讲过的事物,他都明白,当太太问道:“谁是爸爸啊?”,儿子的眼神很快就瞪向我看来。
到了一岁,他已经会叫“爸爸,妈妈”了;当我对他说:“你的球呢?”他会转身去找,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。因此,大家别再搞错了,说话和辨识力,可是两码不同的事。
经验告诉我,婴儿就好像一块海绵,你灌输的讯息就如水分,它只会越吸越多,当时机到了,只要你用手一握紧,里头所储蓄的水分,就会一点不漏地还回给你。父母的努力绝对不会白费的,你付出多少,将来获得回报也成正比。
可是,必须注意的是,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并不是好事,如宝宝指着水瓶,我们马上明白宝宝想喝水了,于是把水瓶递给他,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,只会让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,因为他不用说话,我们就能明白他的意图,并达到他的要求了,因此,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,久而久之,他也懒得以说话表达了。
因此,当宝宝想喝水时,你可以尝试给他一个空水瓶,当他拿着空水瓶,想要得到水时,会努力去说“水”,仅仅说一个字,我们就应该多鼓励他,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,赏识与肯定,不止是大人,宝宝也受用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