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时,奶奶觉得地上太脏了,又怕她乱抓东西,又怕撞伤,于是总是抱着她。当然,有些亲戚也有自己的理论,孩子老是抱着会宠坏,最好让她坐学步车……在从事教育的太太“开导”下,奶奶与爷爷终于明白并妥协,宝宝爬行的重要,影响其一生,不该给于拘束。
或许是目染耳濡吧!太太常与我分享婴儿爬行的重要,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开始关注和重视,空余时也常上网搜寻有关资讯,除了充实自己,也可与身边朋友分享。
之后,女儿的爬行,也成了我日常生活中学习的一门功课了。因此,当我遇到身边或刚认识的“奶爸级”朋友,谈及孩子教育,总喜欢问他们一句话:“你知道宝宝爬行的重要性吗?”他们给的答案,多是一知半解,或只是知道“很重要”,理解并不深入。
俗话说的“三翻、六坐、八爬”,婴儿到七八个月大时,就能练习爬行了。可是,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,忽略了让宝宝学爬这一环节。
婴儿的爬行动作,需要通过大脑皮层,对手和脚上许多肌肉做复杂的协调和控制。曾经有位幼教导师对我说,爬行训练的缺失,会导致婴儿大脑前庭功能发育不完善,注意力不集中、粘人、过分好动,行为冲动等问题就会产生。严重的,还会出现阅读,计算,运动技能障碍,甚至不会与人交往的严重后果。
因此,如果孩子常坐不定,看似过动儿,做事三分钟热度,又或者专注力差,父母们可视为小时爬行不足,而非一味指责孩子。或者他们都知道行为不对,也想做好,可是他的身体并非能随自己的意识去控制。
像我女儿,个性较安静、不爱活动,我会坐在离她有段距离的地方,叫她的名字、或向她伸手,鼓励她爬过来让我抱;或者,拿个色彩鲜艳或会发出声音的玩具逗她,吸引她过来拿。
晚上,我则会和她躺在床上,让她在自己的身上爬,有时还会准备大枕头或软垫,供她翻滚。这些,不仅可以帮助她大脑发展,同时也可促进亲子关系;孩子的教育,有时可以很简单,只是许多时候我们把它复杂化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