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我和太太参加了儿子幼教班的家长日聚会,父母交流环节,在我身边的“师奶”兵团大谈“育才”计划,语文、口才训练、心算、画画、话剧等,项目之多,别说小孩,连我这个大人听了都心惊胆跳。其中,谈到了孩子的兴趣喜好,惹得大家又爱又恨。
如果花钱让孩子上兴趣班,学习不久,孩子就不肯去了,这时,你是逼着孩子继续上,还是同意他放弃呢?这问题,时刻困扰着大家。
然而,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,无论是出于现实考虑,或希望为孩子提升竞争力,又或者想让孩子多一些休闲乐趣。当然,我也不例外,但对于孩子上兴趣班的态度,我的想法,或许和大部分家长不太一样。
对于是否该送孩子上兴趣班,我觉得这不是个大问题。孩子有兴趣,喜欢上,我会给他创造条件,通过更多的尝试、体验,期望激发他内在兴趣和特长。我认为,兴趣不是可以培养的,而是去唤醒和发掘的。兴趣的发掘,本身应该是一个发现、快乐与享受之旅。
“这个好,我以前想学没机会……”“这个学了有前途……”我听到的多是这样的见解。因此,基于这样的理解,我会给孩子创造机会,但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,把孩子的“兴趣班”,变成我的“期望班”,逼着孩子去上。
对于“让不让孩子上兴趣班”?更多家长纠结的问题是:孩子上兴趣班后很快就失去兴趣、不想去了,到底该不该允许孩子放弃呢?我的态度非常鲜明,答案是:“允许的。”
既然是孩子的兴趣班,孩子就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,可以选择开始,当然可以选择放弃。我始终认为,只有随时拥有可以放弃的权利,才证明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,他才可能真正地对此负责。
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,不断减少孩子的选择,而只给孩子唯一的选择,那其实不是爱,而是控制。爱孩子,应该是不断增加孩子的选择,增强孩子的应对能力。
其实,儿童具有潜在的无限可能性,很多父母老早就指定孩子的兴趣,甚至规划好他们人生道路,还自以为是“为了孩子好”。我只能说,那是限制了孩子发展的可能性。试想想,我们三四十岁的成年人都未必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,凭什么早早去定义孩子的未来呢?
或许,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放弃兴趣班,是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意志薄弱,做事没耐性。可我们为什么总是秉持消极、负面的思维模式呢?坚持虽是一种美德,懂得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?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