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8日星期日

讲理,不如用爱

  最近,收到朋友发来一则关于家庭经营技巧的文章,文中提及:“家,不是讲理,而是讲爱的地方。”对此,我深有同感。爱一时很容易,爱一生一世却不简单,当中许多妙处,需要我们去总结和体会。

 不论婚姻还是家庭,就像是个空盒子,你必须往里面存满东西,才能取回你要的东西。

 许多时候,我们会用“理据”去衡量自己付出的是多少,认为今天我付出那么多,对方也应该得到同等对待,这也往往是日后感情失衡的源头。

 很多人结婚时,对婚姻会有许多期待,期盼从中可以得到慰藉、呵护、快乐,甚至圆满。其实,从婚姻走入家庭的开始,也只是一个空盒子,走在一起的两个人,彼此要养成一个习惯,彼此尊敬、赞赏,日后,空盒子才会丰盛起来。

 对我而言,空盒子最先放的应该是“思念”,思念很微妙,可让人刻骨铭心,它是两个人有了肯定、感情后,继而关怀与疼爱的一种情绪。当你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家,它可以为你送上暖意;当你推门进屋后,迎面而来的是饭香。

 接下来,空盒子必须放进“艺术”——婚姻生活的艺术。婚姻生活有许多地方需要讲求艺术,生气有艺术,吵架也有艺术。

 夫妻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而吵起来,越吵越厉害,眼看不可收拾,妻子突然说:“等一下,我要去生孩子了。”这句话,就是吵架的艺术。

 当然,家庭婚姻的盒子中,不仅如此而已,其中的欠缺,就有待我们自己如何去填补和探索了。

2013年8月11日星期日

聪明是种选择

  放工回家,见到太太眉头深锁地在谈电话,我放下背包,在她身旁看报纸。太太看着我,打开扩音器,示意要我听听谈话内容。

 细听之下,原来对方是刚认识的朋友的侄女,从家乡到吉隆坡读大专,男友正在说服她出来陪酒,说是薪金高,福利好,为小俩口未来的幸福努力。

 “你别担心,他说过不会让我受伤害,我也不是笨女人,只是……”听到这里,我心想:“这么老套的伎俩,还有人在用吗?”我不由得想到,那男的知晓她毕业在即,打着带她领略社会的旗号,费尽心思,不过是要诱导一个未经世故的少女投入火坑。

 想着,脑海里又浮现某个情节,她对此男深信不疑,在毕业恐慌期遇到他,六神无主之际,好似抓住一根救命稻草。这貌似独当一面又上进的青年,就像白马王子,足以让她飞蛾扑火。

 后来,太太要我对她说出我的看法,于是我接过电话对她说:“如果他喜欢你,对你好,怎会叫你去卖色求利呢?你不是不聪明,而是太善良。其实,道理和答案已在你心里。我想说的是,除了黑和白,还有灰色地带,这是盲点,你现在会不会是在此处徘徊呢?”

 语毕,手机一片沉默。这件事,让我想起亚马逊创办人Jeff Bezos说过的一句话:“聪明是天赋,善良却是一种选择!”我认为聪明是一种选择,善良是一种天赋。心性永恒,聪明却是一种选择,一种道路。你对聪明如何定义,决定了你所选择的道路与想法。

2013年8月7日星期三

茄汁拌饭 酸甜开胃

    吃素,对大多数人来说,已经成为一种很时尚的“我行我素”美食态度。如今的“新素食主义者”,主要是中青年人,他们厌倦了都市的喧闹与拥挤,厌倦了餐桌上日益增多的鱼肉海味,希冀从素食中寻觅一缕清香,一份恬静……

    自从认识太太,我便开始接受素食,初始是为了她,现在是为了健康。由于工作关系,我无法做到一个绝对素食者,然而,做一个绝对戒荤的素食者并不容易,没有决心很难坚持到底。以我为例,现在吃的是“肉边菜”,如果非得严格吃素,肯定会遇到诸多不便,恐怕工作应酬时,一到饭桌就难以下筷了。

 我常和身边朋友分享,如每周几天不吃肉,每个星期吃一些清淡素食,让疲惫的肠胃休息一下,的确是一件好事。新素食主义,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种习惯,“纯素食”是我接下来的目标。

 我的经验告诉我,刚开始由荤转素,你可能会担心怎么吃才能简单、方便又好吃。我有几个吃素小撇步,可以让大家参考:如想自己烹调,可提前规划自己的素食餐点,思考“想吃什么?”和“想怎么吃?”其中包括想用的食材、烹调方式及其他蔬果配搭。最常使用到的是米饭面及各种谷物、豆腐和豆制品、各类青菜、菇类、多种酱料配搭,甚至可将坚果(如腰豆)入菜。

吃素也能多变

 接下来,再想一想,三种平常准备的菜色,思考如何以植物食材取代肉类。例如早餐习惯吃三文治,可以把里头的肉排拿掉,换成蔬菜水果,配搭压碎的坚果、核果或抹上芝麻酱等,再加上沙拉酱,可口又美味。

 若你喜爱糖醋或酸甜口味的料理,可以将糖醋鱼、鸡丁等,换成糖醋豆腐、豆包或蛋类,只要用心烹调,味道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 同时,你也可以利用烤时蔬(像是烤茄子、玉米、香菇、甜椒、马铃薯等),代替烤鸡、烤肉片,只要佐以简单沾酱,或少许海盐,就能品尝到食物真正的鲜甜滋味。

 今天,给大家介绍的菜式是番茄汁蛋,滋味入饭,是我在中国念大学时,午饭常吃的菜肴,回国后对它念念不忘,经过多次研试,终于成功。这道菜式不难烹煮,相信喜欢吃蛋与酸甜口味的朋友,一定会爱上它!

四人份材料:

 鸡蛋(四粒)
 番茄(五粒)
 红椒
 青椒(依口味选择)
 黄梨(半粒)
 糖(大半茶匙)
 盐(半茶匙)
 大支装蕃薯酱(大半瓶)

做法:

 1. 首先,把鸡蛋打入碗内,把它拌匀。
 2. 然后,放入食油热锅,接着把蛋汁加入翻炒。
 3. 当蛋炒至金黄色后,拿起上碟,再将蛋剪碎备用。
 4. 清洗锅后,加入番茄、少量的水烹煮,再加适量的糖和盐,煮到番茄软烂后,加入番茄酱焖煮。
 5. 约两分钟加入切片黄梨;
 6. 最后,把先前炒的蛋下锅,“惹味”的番茄汁蛋就大功告成了。

 贴士:
    番茄汁蛋要使其味酸甜醒胃、口感嫩滑,必须注意一些烹调技巧,如要炒出滑溜溜的炒蛋,需要油多和手巧两大要点;要使茄汁酸甜可口,应先开小火慢熬,还要一边放糖一边试味,才能做出美味的茄汁哦!

西兰花羹 味蕾蘸醇香

  说到吃,让我回想起几年前,在北京品尝过一道素食,清新可口,如今记忆犹新……

  那年,我参加了太太公司举办的一次海外旅行,地点是中国北京。由于我和太太及两位朋友都是选择素食,因此,每次到了用餐,酒家都是特别为我们烹调。

 记得有一次,我们来到了北京郊外的一所酒家,当时是圣诞节期间,天气很冷,酒家东主很贴心,第一道菜肴就为我们送上热腾腾的西兰花羹。

 当时,看到这道菜肴,土青色又糊状,其实心里已抱了“得过且过”的念头,心想:“反正已预了素食难求,‘不理好丑,但求顺口’就好……”可是,当我吃进口时,心里异常惊讶,浓郁清新的西兰花味,细心品尝后,马铃薯的甜味接踵而来,就像我们常见的磨菇汤,不同的是多了鲜菜的清新。

 后来,我好奇地问了酒家东主,好客的他滔滔不绝地说了烹调的方法,又分享了西兰花的好处。听了又是一惊,原来颇简单的烹煮,可以烧得如此好菜。此时,我不禁地对西兰花另眼相看,心想:“西兰花生就一副好模样,得了个好名字,而且还不是绣花枕头哩。”

 酒家东主指出,西兰花营养价值非常高,几乎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,因此,是许多华人家庭常备蔬菜之一。平常我们吃西兰花比较单调,不是蒜蓉炒,就是配肉炒,但其实在西餐里,西兰花用来做汤非常普遍。

 无论是一块熟甜的甜菜头,或是一根香脆如丝的豆角,任何不经料理就能上桌的完美食材,都是极致之物。毕竟在现实世界中,完美食材十分罕见,大部分食材经过东加西减之后,风味还能更上一层楼。例如磨菇汤上一些芝士奶油会变得更浓郁,薯条蘸一点番茄酱会顺口得多。

 如果你打算在圣诞节亲手下厨,而香炸食物又是计划之中,不妨加上这道西兰花羹,醇香滑口又清肠胃,调适一下“热爆”留下的后遗症……

材料:
西兰花(500克)
马铃薯(65克)
鲜奶(100毫升)
食水(50毫升)

做法:
1.首先,把西兰花及马铃薯洗净、切块。
2.将切块后的西兰花及马铃薯放入烧开水的锅,煮15分钟,让它们软熟,
3.把煮软的西兰花及马铃薯放进搅拌机,加入鲜奶打至糊状,
4.当形成糊状后,再把它放进小锅,酌量加水、有机盐及素味精,慢火烹调5分钟即可。

菜中精品 煮法多变

 西兰花口味超群,脆嫩爽口,风味鲜美、清香,遇热不变色,热炒、凉拌、做汤均可,是蔬菜中的精品。每次运动后都会大量排汗,人体微量元素也严重流失,进食西兰花能及时补充这些微量元素。
 此外,西兰花的抗癌作用,也是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及日本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。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抗癌蔬菜排行榜上,西兰花名列前茅。美国《营养学》杂志上,也刊登了西兰花能够有效预防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。西兰花的抗癌作用,主要归功于其中含有的硫葡萄糖。
 同时,西兰花还含有丰富维他命A、维他命C和胡萝卜素,能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,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。所以,西兰花不仅具有保健功效,还有很强的促进皮肤年轻化作用。

菜咖喱 吃出幸福

    随着养生和环保意识抬头,大家对素食有一番新认识,多一餐素食,让自己身体的负担减轻,降低疾病危机,何乐而不为?现代人吃素,种类样式多,不论东方西方料理,任君选择。素食一点都不困难,只要每天都有红、黄、白、青、黑五种色彩的蔬果,均衡营养尽在其中。

    素菜咖喱,是非常养生的香料,不但可以预防老人失忆症、抗癌,还可以减肥喔!世界上以印度人最爱吃咖喱,从实际观察发现,印度人不只头脑灵活聪明,身材都保持相当好,老老少少,几乎少有胖子出现。享受美食,又担心发福者,不妨考虑多吃咖喱哦。

 一提到咖喱,首先想到的是它金黄漂亮的颜色和香辛浓郁的味道,然后,不自觉地,口中的味蕾就会开始分泌出大量口水,垂涎三尺……

 咖喱在我国三大民族中,有各自的食谱与特色,马来人的浓郁香辣,华人的清淡香醇,印度人的香料味浓。咖喱是以黄姜为主料,另加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复合调味料,具有特别的香气。在素食菜肴里,可用于烹调马铃薯或多种蔬果,煮法百搭多变。

不能缺席菜肴

 曾素香是标准家庭主妇,年幼时由于家贫,父母忙于生计,她们几姐妹非常独立,为减轻父母的负担,把家中的起居饮食照顾得头头是道,慢慢熟能生巧,烹饪各式菜肴逐渐迎刃有余。

 “家里成员不少,每逢过时过节,大家便会聚在一起,这时,我们几姐妹就会合力烹煮大餐,这时,咖喱肯定是不能缺席的菜肴,家人不论大人与小孩都喜爱。也因为经常烹煮,又不想独沽一味,只好在菜式上作出变化,搭配不同的材料去烹煮,其中,菜咖喱就是不俗的选择。”

 “家人团聚本就是件温馨的事,吃东西可让大家心情更愉快,相处更融洽。食材是否珍贵并不重要,只要家人尽兴而且满足,那温馨的感觉才幸福……”以各式各样蔬菜搭配美味咖喱,为素食下个注脚,幸福就是这么简单,只要肯尝试,你我都能轻松拥有。

材料:
包菜、豆腐卜(依需求而加)、茄子、马铃薯、长豆、四季豆、羊角豆、咖喱叶、咖喱粉、咖喱块、椰奶、盐、糖

素咖喱做法:
 1、先把马铃薯去皮切块,再用滚油略炸;
 2、把马铃薯捞起,清锅后放入咖喱粉与咖喱块;
 3、过后,把咖喱叶加入拌炒;
 4、接着,把切成条状的羊角豆放入;
 5、约烹煮半分钟,就可把马铃薯加入锅中;
 6、这时加入开水,调整成中火继续炖煮,当马铃薯煮到有透明感,汤汁开始浓稠时,加入豆腐卜与椰奶;
 7、最后放入茄子,再炖煮大约5分钟即可。

小贴士:
 曾素香建议,锅里的油热后,先把切块的马铃薯和四季豆番炒几下,这样马铃薯和四季豆会比较容易煮软。同时,如果喜欢重口味,把咖喱调浓一点,因为蔬菜会让咖喱淡化,接着就可和菜一起拌均大火煮开,过后才小火炖煮。还有,记得要时不时搅动喔,因为马铃薯太软怕黏底糊锅。
 另外,接近完成时,可夹一块马铃薯尝尝,软烂就可以了;咖喱粉本身没咸味,如果觉得味淡,可以加盐调味。
 1. 马铃薯先过油,有助于较容易焖煮软绵,而且比较香。
 2. 可以用其他素料取代,例如用素瘦肉煮咖哩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 3. 如换去新鲜椰奶,味道会更香醇。

温馨提示
 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,天然美味的咖喱能预防心血管疾病、阿兹海默症与癌症,可是,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咖喱。由于通常加了辣椒、胡椒,对于患有肠胃炎、胃溃疡的人会造成刺激,同时,也会促进子宫、胆囊收缩。因此,怀孕的妇女、胆结石患者都不能多吃,咖喱还会抑制血小板凝结,罹患血液凝结疾病的人,最好避免常食用。

娃娃粥逗童心

 爱吃,是小孩的天性。如果他们喜欢吃,身为父母,都会用尽心思,设法满足他们。为了避免吃得太多人工添加物、防腐剂、高盐等食物,不少父母自己会花很多心思研究,以最天然、最健康的做法,力求变化多种口味来吸引孩子。

  如今,吸引孩子不简单,除了美味,还要有卖相……

  记得,以前外公为了培养我不挑食,每次用餐都会说些小故事,或是以前的艰辛生活,从中灌输珍惜食物的理念。虽然外公已逝世,但他说的每一句话,我都铭记在心。

 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,他曾说过:“一汤匙的番薯粥,给人无限的幸福。50年代的幸福好简单,也是最值得回味的。”外公来自中国,小时家贫,虽然白粥青菜,但出自母亲的悉心烹煮,在菜式上经常设计,“外相”让人惊喜不已,小孩天性贪新鲜,看到花样百出,自然吃得满心欢喜。外公常说,母亲满足的笑容,是最令他怀念的。

  外公最喜欢说他小时的儿事,一锅稀粥,热腾腾的窜出淡灰色的烟,便让他觉得幸福,表示年节到了。

 当时,饭菜准备好还不能吃,等到外公的父亲上桌了,严肃说了一句:“吃吧!”他就会飞快地把筷子斜斜插入大锅粥里,仿佛寻找隐藏于锅底的宝物,一筷接一筷,在青菜与豆腐铺底而成的番薯粥中,找寻细细小小的肉碎片,将它慢慢地放入口中,混着口液,眯着双眼,慢慢享受。

 “50年代,只有年节,才有可能在桌子上摆放一锅上好的热锅菜粥,让人垂涎欲滴似的,等待开动……”

难得记住幸福滋味

 现代人的生活不知比老一辈好上多少倍,但仍不知足,忘了菜脯煎蛋、豆腐、猪油拌饭、番薯稀饭的日子,想想以前,再看今日,应该惜福呀。尤其是e世代的孩子,幸福,早已不是一块肉滑过舌尖的滋味,也不是细细浅尝一支冰淇淋的香甜,或者几颗糖的感动。幸福,在我看来是“珍惜当下”的漫游。

 记住幸福的滋味,愈来愈难得。有一次,外公带我到外边一家面馆,听人说,食物好吃得不得了,老板手艺好,心地更好,加汤、加面不加价,十年如一日。加汤、加面、不加钱,利头那里来?

 当时的老板说:“有口皆碑便好!”他吃过苦,曾经一天只吃一条萝卜干,他最怕有人捱饿吃不饱,他苦笑,那种感觉很难受。

除了用心还要用真心

 另外,由面的制作、汤的熬煮、肉的佐料、火候,他全都花了工夫,仿佛像煮给家人般要求高的执着。开店卖面,在他看来,仿佛在送人“吃得幸福”。听了老板的话,外公认真的看着我,语重心长地说:“别看只是普通的食物,送出幸福除了用心,还要用真心……”

 一次,孩子说没胃口,不珍惜食物,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和外公的这段经历。当时我在想,如果同样一碗番薯粥略做变化,多加一些南瓜、红萝卜、羊角豆,营养更多;粥上再加多一个趣怪笑脸,或许,孩子的心情就不同了,当这道食物成功吸引了他,自然胃口就大开了。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带幸福给孩子,正如外公所说的:除了用心,还要用真心……

材料:素羊肉(依需求而加)、番薯、马铃薯、红萝卜、羊角豆、包菜花、小玉米、红枣、杞子、姜片、当归片(少量)、盐 半茶匙、糖 半茶匙

做法:
1.首先,热油后,加入姜片爆香;
2.把清洗干净的素羊肉放入锅里;
3.然后,把炒熟的素羊肉加入已煮好的粥锅里;
4.依次在锅内再加入当归片、红枣杞子,马铃薯和红萝卜;
5.在另一个锅把包菜花与小玉米蒸煮;
6.粥锅加盖后,以小火滚约45分钟至一小时,最后,加入调味料调味即可。

素肉焖薯 汁醇入味

  时间过得真快,不知不觉间和太太已经茹素7年了,虽然我不是纯素食,但几年来的茹素经验告诉我:“吃素不严肃,蔬食最舒适。”

  记得第一次接触素食,我刚认识一位新朋友是素食者,当时听着很新鲜,就问了他一些关于吃素的问题。

  当时我脑海中,总是把素食和寺庙里的僧人联系起来,而且吃素的人在我印象里,就好像应该是面色黄黄的、身体瘦瘦的……令我吃惊的是,那位胖胖的朋友,竟然已经吃素10年了,看起来红光满面,实在不像“营养不良”的样子。这让我对素食改观,有了新的认知。

  后来,认识了太太,受她影响,正式开始茹素。我发现茹素以后,味觉好像变得更加敏感细腻。觉得吃肉的时候,味觉比较迟钝,觉得素菜根本没有味道,不爱吃;现在吃每一种蔬菜,都能感觉到它特有的香甜。

 每次,看着太太买回来一堆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,看了就让人赏心悦目,烧菜做饭也变成一件很有乐趣的事。

 几年下来,茹素的美妙我无法言明,个人觉得人的身体和精神有着非常密切联系。吃素以后,最直接感受就是身体好像变轻、变“干净”了,头脑更加敏锐,心情也总是容易满足快乐。

 自从有了孩子,太太对于烹调更细心,蔬果均衡、素料少吃,以香菇脚代替。由于身边有许多茹素“师奶级”烹饪高手,煮食经验丰富,花样百变,菜式可以随时向她们“取经”,对我而言这无疑是幸福的。就像这次介绍的“素肉香汁焖薯”,肉质弹口,配上松软马铃薯焖汁,老少皆宜,滋味又容易拌饭,至少我的孩子吃到停不了口……

健康茹素 少油开始

 从一些经验丰富“煮”妇分享所得,茹素真正要吃得健康,也是一门要下功夫研究的学问。许多素食者会吃得很油,不论是素食餐厅或家里的素菜,都炒得过于油腻,而且大多数用植物油。这些油要么本来品质就不好,要么就是大火一炒就氧化了。

 另外,爱节俭的家庭主妇通常还有“清”剩菜的习惯,无意中就会把一盘盘变质或氧化的“油”全部扫下肚。

 其次,素食者喜欢吃素鸡和素鱼这些豆类再制品。有的餐厅业者怕口感不好或不够香,常常以油炸或煎炒方式处理这些素料。加上很多素食者或老年人口味较重,动不动就用植物油油炸食物,例如炸冬菇、炸茄子等。

 如果忽略“食油”过量的问题,往往会弄巧反拙,这也成了有人对于茹素后仍然毛病多多有所质疑。我只能说,对于保健,“知饮识食”乃是一大关键。如果平时吃了过量的氧化油,新鲜蔬果又吃不够,胆固醇又怎能不升高呢?

素肉香汁焖薯
材料:四川菜、马铃薯、素羊肉、香菇精、素蚝油、黑酱油。

做法:
 1.把素羊肉与马铃薯切条状洗净。
 2.放油热锅,再把素羊肉放入,翻炒到软熟。
 3.加入洗净的四川菜,炒至爆出香味。
 4.慢慢把条状的马铃薯放入锅内,搅拌翻炒约半分钟。
 5.准备好的素蚝油、黑酱油、香菇精、胡椒粉等调味料加入。
 6.最后加入开水,盖上锅盖,焖煮约15分钟,马铃薯软熟后就大功告成了。